近年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以打造校内“服务型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劳动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自我造血、服务反哺”的改革新路径。
此次改革将学校1000余名教职工私家车维保需求转化为“零成本教学资源”,构建“真场景、真问题、真能力、真成长”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整合原车库场地,改造成“汽车维护保养实践基地”,汽车类专业学生承接校内教职工的低风险维保项目,如换机油、轮胎换位等,逐步积累经验后拓展至复杂工单。学生可通过服务置换部分课程学分、获取一定服务报酬。针对安全与法律风险,学校制定了《实训安全操作红黄线清单》,加装设备保险装置,并与服务对象签订免责协议,由教师全程指导确保服务质量。学校将建立“一车一档”动态数据库,实时收录校内教职工私家车的真实故障案例,将车辆维修工单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真实任务中掌握故障解析、客户沟通、成本核算等复合技能。同时,教师团队将以“双师共导”模式深度参与维保服务,年均完成一定量的实践任务,推动教学与产业需求“零时差”衔接。
劳动教育是此次改革的重要内核。学院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象化为可量化标准,例如在钣金修复中植入“0.1毫米精度控制”训练,在ADAS标定中强化“三次校验、双人复核”的职业习惯。重构“师生即师徒”机制,学生将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带徒维修—独立接单—联合质检”的三阶成长,让校园车间成为工匠精神的实践课堂。另外,学院将与本地4S店共建“故障案例资源库”,教职工车辆的维保数据将反哺企业技术改进,形成“学校省经费、企业获数据、学生强技能”的良性生态,助力区域汽车产业服务标准化。
未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探索“校内需求驱动”的产教融合模式,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工科范式”。(李雨潭 付红)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
|招生电话:0516-83888688/83889021
|版权所有: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