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艳秋,现任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多次荣获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省微课竞赛二等奖、辅导学生参加江苏省英语大赛多人获得省级奖项。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教学、追求卓越,在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坚定理想信念,忠诚教育事业
钱艳秋老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她认真学习、宣传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她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传播正能量,积极引导学生筑梦、追梦和圆梦,树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二、加强师德修养,提升道德情操
《礼记》有云:“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教师要先“立己德”,然后才能“树人德”。她遵守社会公德,加强个人修养,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赋予他们空灵、明净和透亮的灵魂。她始终不忘作为一名教师的“初心”,“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做人”是她一直恪守的格言,她能够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努力达到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她积极关注学校的各项发展,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道德育人,率先垂范,将师德要求逐步转换为个人的内在品质,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
三、加强业务提升,锤炼育人本领
“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终生学习者,始终站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不断加强专业学习,优化和完善知识结构。钱艳秋老师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业余时间,她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科研培训和进修,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拓宽学术视野,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自己的教学个性的课程。
对外汉语教研室是根据学校发展和工作需要新成立的教研室,作为第一位负责人,她积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周教研工作例会制度,会上和任课教师共同研讨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分析留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及时发现教与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探究科学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近年来,她讲授了《基础英语》、《学术英语》、《专业英语》、《初级汉语听力》、《中级汉语听力》、《中国文化》、《初级汉语综合》、《中级汉语综合》等多门课程。她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化教学研究。结合教育信息化,建立了汉语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汉语水平测试平台、HSK四级强化训练网络课程,申请建立了对外汉语智慧交互实训室,满足了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考核需求。课堂上,她寓教于乐、大胆创新、循循善诱,总是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让他们学得开心、学得高效,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及广泛赞誉。
四、用心关爱学生,引领成长成才
“仁者,爱人也。”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师德之魂是师爱,关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在教学实践中,钱艳秋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公正对待。对于学生来说,她既是良师,亦是益友。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制定更高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挖掘自身潜力,迈向更高的平台;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分析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通过QQ、微信等通讯工具和网络在线课程平台给予答疑,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对于自我管理水平较低的学生,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对学习的畏难心理,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给与表扬,激发学习动力,树立学习的信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她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主动学习意愿提高,而且乐在其中,她和学生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把全部的心血浇灌在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用心灵赢得了心灵。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
|招生电话:0516-83888688/83889021
|版权所有: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