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建院人物
吴老师的“三件事”——记2018年“师德十佳标兵”吴振芳
发布日期:2018-11-15浏览次数:2155

吴振芳是智能制造学院专任教师,2006年从徐工集团生产一线岗位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已经12年了,担任过机电教研室主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学生班主任,指导过青年教师,主编过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及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主持专利10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承担过多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

多年的教学生涯让她深深体会到:学校既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其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一个学生成长成材的黄金年华。在这一时期,陪伴他们的有他们的同学,但教师的教书育人对他们潜在的影响更大。十几年来,吴振芳老师始终坚持把寓德于教,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爱心意识融汇于教学全过程,入髓于学生的内心之中,作为职教生涯的最高追求。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吴老师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入学必讲的事

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开好头起好步最为关键,这也是每一位新生必须面对的课题。有的学生在入学后转变角色太慢,还沉浸在中学时代的学习氛围中;有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学习一下子松懈了,滋生了混张文凭就行的想法;还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往往处理不好学习与勤工俭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放松了学习。这些都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吴老师清楚地记得,机安06班杨凤同学,家住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入学后对专业学习基本不感兴趣,只是处于应付状态,一门心思就是到学校周边小饭店、小商场打工,挣点小钱,并且乐此不疲。她注意到这一情况后,经常找她谈心聊天,了解了她的实际情况,帮助她解决实际中的困难,并且成了很好的朋友。在三年的学习中,她也能很好地处理好专业学习与打工的关系。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吴老师遇到的各种类型学生还真不少,她体会到,对待学生,有一件事必须要讲到位、讲透彻,这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这一课题不仅对新生要讲,而且在学业的不同时期要有针对性地讲,要让学生知道,三年的学习,必须改变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混张文凭就行的想法,必须追求自身职业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提高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三年高职院校青春年华。

第二件事,做得最认真的事

有学生曾经问过吴老师,“你认为你经历中做得最认真的事是什么?”对于吴老师来说,这很难回答,因为每一件事她都是认真做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地回答,在教学中,发挥自身优势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突破,是她做得最认真的事。吴老师利用自己近二十年的企业工作的优势,以工业领域的项目方式开发教材,以任务驱动形式开展教学。给学生播放央视制作的《超级工程》、《大国重器》及《大国工匠》等纪录片,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制造的最新发展成果及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设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为让学生把课堂所学与实践零距离对接,充分挖掘企业教学资源,吴老师带学生到徐工液压件公司、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现场教学,聘请企业技术及生产主管为学生讲解并现场指导,让他们了解液压系统中各元件的生产制作过程及在工程机械主机上的应用。从课堂到车间,学生们对装备制造从理论到实践有了一个较为系统和直观的感受,学生们提前意识到他们要承担的责任。也为他们零距离就业打下了基础。比如,机电05班的朱雷雷同学,毕业时因专业成绩突出,被徐工集团随车起重机公司录用。在公司,他适应力很强,从车间班组做起,在生产一线锻炼了三年,打下了扎实的产品基础,后来因技术出众,调入售后服务部门。在三包服务过程中又因为技能过硬,多次替用户解决了疑难问题。获得了公司的嘉奖。五年前成为公司成都片区经理。

第三件事,最为快乐的事

作为一名教师,吴老师感到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培养学生的成材成长。毕业的学生在还经常找她交流工作的心得,谈谈工作生活中的酸苦,这是吴老师最快乐的时刻。毕业后与她经常保持联系的学生很多,他们既是师生亦是朋友。比如,机安06的丁洪同学,从大学毕业,他就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财政局工作,2017年,作为一名党员,他响应自治区的号召,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一个偏僻的村里驻村,并担任村党工委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做了很多工作,深得百姓支持和爱护。这么多年来,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探讨,吴老师对丁洪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有很大的影响。机安06的杨凤同学,2010年毕业时正遇到工程机械的寒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她调整心态,找到一个只有三五个人的小企业上班,一边自己努力自学,在吴老师的带领下,先后考取了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和消防工程师。去年她被一家企业聘为项目经理,年薪十万以上。每当这些毕业后的同学,取得每一个进步,与吴老师分享的时刻,也是她特别快乐特别幸福的时刻。

书记信箱:sjxx@jsviat.edu.cn

院长信箱:yzxx@jsviat.edu.cn

    【微信】

    【微博】

    【校报】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

邮编:221116

|

招生电话:0516-83888688/83889021

|

版权所有: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苏ICP备11021512号-1

|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